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經驗(1972-1983)

本論文共一冊,約十二萬字,分七章十八節。 本文係以後行為主義討論重大問題的理念為研究角度,來研究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經 驗,希望能藉此研究成果鑑往知來,以為啟示。為避免研究範圍過大致難以掌握重點 的弊病,特以一九七二年至一九八三年期間,我國政治發展經驗,做為研究之對象, 其中參考GABRIEL A. ALMOND政治發展四個因果解釋,以下列五個層面為分析內容: 一、在政治發展的外環境上,主要是討論國際環境的嬗變及中共的統戰對中華民國的 影響。 二、在政治發展的內環境上。主要是討論中華民國在社會動員上的發展程度,藉此探 討社會動員對政治發展的影響,並以政治參與的高漲為焦點,討論無黨籍政治人士的 崛...

Full description

Bibliographic Details
Main Authors: 顏志榮, YAN, ZHI-RONG
Language:中文
Published: 國立政治大學
Subjects:
Online Access:http://thesis.lib.nccu.edu.tw/cgi-bin/cdrfb3/gsweb.cgi?o=dstdcdr&i=sid=%22B2002006331%22.
Description
Summary:本論文共一冊,約十二萬字,分七章十八節。 本文係以後行為主義討論重大問題的理念為研究角度,來研究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經 驗,希望能藉此研究成果鑑往知來,以為啟示。為避免研究範圍過大致難以掌握重點 的弊病,特以一九七二年至一九八三年期間,我國政治發展經驗,做為研究之對象, 其中參考GABRIEL A. ALMOND政治發展四個因果解釋,以下列五個層面為分析內容: 一、在政治發展的外環境上,主要是討論國際環境的嬗變及中共的統戰對中華民國的 影響。 二、在政治發展的內環境上。主要是討論中華民國在社會動員上的發展程度,藉此探 討社會動員對政治發展的影響,並以政治參與的高漲為焦點,討論無黨籍政治人士的 崛起及其對政治發展的影響。 三、在政治體系的功能發展上,係說明政治體系面對社會動員的發展,在功能上所做 的各種因素,包括中央民意代表的增額選舉,選舉罷免法及國家賠償法的制定,以及 中國國民黨面對無黨籍人士競爭所做提名政策的回應。 四、在政治成員的理性抉擇上,主要是探討政治成員的政治文化,申論選民歷年的投 票趨勢,以及苶黨籍政治人士的言論取向。 五、在取高執政者的領導上,則從領導的制度層面及行為層面分析 蔣經國先生的領 導特質,並探討其在精英甄補上的決策。 最後,總結歸納這一段期間,中華民國在政治發展上的成功經驗,並希望能藉此補充 修正政治發展理論的疏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