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「上海合作組織」論中共對中亞的外交政策

一、冷戰結束後前蘇聯分裂,中亞地區獨立成哈薩克、吉爾吉斯、塔吉克、烏茲別克及土庫曼等五國,連同俄羅斯與中共在地緣上有密切的關係。中共自改革開放以來,國家發展的重心在經濟,對外交之基本政策有其一貫之原則,在維護周邊鄰國地區之安全以促進本身之經濟發展之前提下,對中亞之外交政策是冷戰後外交之一大特色,尤其在地緣政治與能源蘊藏倍受強權覬覦之中亞地區,中共理當對申亞新興獨立之各國卯盡全力發揮其影響力,以獲至最大之國家利益。 二、研究中共對中亞的外交政策方法與途徑頗多,筆者以赫思,涕外交政策構成四大因素取向、角色、目標與行動逐一剖析,並以「上海合作組織」由中共主導之機制,利用此種組織運作深...

Full description

Bibliographic Details
Main Author: 張建新
Language:中文
Published: 國立政治大學
Online Access:http://thesis.lib.nccu.edu.tw/cgi-bin/cdrfb3/gsweb.cgi?o=dstdcdr&i=sid=%22G91NCCU1532012%22.
Description
Summary:一、冷戰結束後前蘇聯分裂,中亞地區獨立成哈薩克、吉爾吉斯、塔吉克、烏茲別克及土庫曼等五國,連同俄羅斯與中共在地緣上有密切的關係。中共自改革開放以來,國家發展的重心在經濟,對外交之基本政策有其一貫之原則,在維護周邊鄰國地區之安全以促進本身之經濟發展之前提下,對中亞之外交政策是冷戰後外交之一大特色,尤其在地緣政治與能源蘊藏倍受強權覬覦之中亞地區,中共理當對申亞新興獨立之各國卯盡全力發揮其影響力,以獲至最大之國家利益。 二、研究中共對中亞的外交政策方法與途徑頗多,筆者以赫思,涕外交政策構成四大因素取向、角色、目標與行動逐一剖析,並以「上海合作組織」由中共主導之機制,利用此種組織運作深化與中亞各國之關係以達成所望目標,用此種角度切入探討中共對中亞之外交政策,較符合冷戰後中亞外交政策之不變與可變特性,是中共在國際外交上運用其靈活的一面。 三、1996年中共主導「上海五國」論壇促進了地區安全、預防衝突的發生,解決了歷史遺留下的邊界問題。2001年擴大成立「上海合作組織」機制,不僅從安全層面著手,也從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環保等各層面加強合作,並為終共積極倡導的機制,從整個發展歷程來觀察顯現相當的成效,在維護地區安全的同時,創造了整體共同利益。 四、「上海合作組織」為中共對中亞國家外交上一個互動的平臺,不以軍事聯盟而以全方位聯盟性質維護地區的安全與經貿發展,隱約不使強權獨霸掌控地區的資源,為另一種型式的權力競爭。中共一連串推動經貿合作,認為必須從加強彼此的經貿合作層面著手,以務實角度面對與中亞國家的關係。 五、911事件後美國強勢作風直趨中亞,軍事的長駐與經濟的攏絡,企圖能完全掌握中亞地區,以便能隨心所慾的達到其所望的目標。能源的掌控與佔據戰略要域是尋求霸權的必要條件,美國倡導的反恐怖聯盟僅是其利用的一個工具,因恐怖主義的定義未能獲得世界各國的認同。因此,對美國行事的態度中亞與周邊的強權國家均有微辭,使美國任何企圖並非如此的得心應手。 六、能源是中共經濟成長的重要資源,而使中共有強烈的危機感,911事件後雖然「上海合作組織」在發展上,對中共而言有其力不從心的感覺,尤其面對美國與俄羅斯強力介入中亞地區,但也有因中亞國家與強權之間存在著某種矛盾,中共若擴大加以利用未嘗不是轉機,雖然中共無法在中亞地區完全能獲得主導性,但卻有相對性的影響力。 七、中共在尋求中亞之穩定成長,仍欲以主導經貿合作為主軸,並逐漸的影響地區能源開發,如何有效防堵美國勢力獨佔中亞,以加強「上海合作組織」內部成員國之團結與互信、互賴,將美國勢力介入中亞威脅降至最低,在「上海合作組織」之框架下推行「信心建立措施」,為保護國家安全和區域和平的重要手段,突破美國戰略圍堵及摒除「中國威脅論」之疑慮。 八、中共西部地區的發展和繁榮,有利中共增強邊疆的安全係數,西部地區和中亞國家進行經貿與能源合作,必然能替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相當大的機會,若把中亞地區看成是一個經濟互動區域,為新歐亞大陸橋提供發展契機,對中亞諸國是一個很大的誘因,確實蘊藏著巨大潛能與轉機。 九、「上海合作組織」機制產生無疑是主動積極的作為,為中共對中亞的外交上非常有效的一項工具,利用地緣優勢與地區內國家息息相關共同利益,對制衡美國勢力滲入有其正面意義,其產生的潛在力量,很可能迫使美國必須顧及到中亞地區戰略,因而使廿一世紀國際新秩序產生新的變化。